首页 >> 最新资讯
金砖五国学生齐聚厦门沙坡尾 分享家乡风土人情
发布者:海峡导报    发布时间:2017-03-02 11:43:45    点击次数:1211

来自金砖五国的留学生代表,表达了参与厦门会晤的热情。

  印度留学生Gaurav现场表演瑜伽。(思明区委文明办供图)


  文/本报记者 吴晓菁 吴燕如  

  通讯员 夏思萱

  图/本报记者 王协云

  (除署名外)

  天籁般的古琴悠悠回荡,醇香浓厚的茶香弥漫于唇齿之间,在中国传统茶道的精彩演绎中,印度留学生带来的瑜伽巧妙融入,这中西文化和谐共生的一幕,无关国籍,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文化的交流。

  24日的厦门春寒料峭,然而在中华儿女美术馆,却暖意浓浓。除了印度留学生以外,还有来自巴西、俄罗斯、南非的留学生代表,他们与厦大师生代表以及思明区的青年代表、社区代表、妇女代表、机关干部代表、媒体代表等齐聚一堂,围绕本国文化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碰撞。

  作为思明区第74期“价值观论坛”,这场金砖五国文化分享暨如何当好厦门会晤东道主大家谈活动于当日举行。

  “我希望在厦门会晤期间能做一名志愿者,提供俄语翻译”,“我要做好东道主,欢迎来自印度的朋友”,“我想帮助南非朋友更好地了解中国”……来自金砖五国的留学生代表,在分享后表达了参与厦门会晤的热情。

  中西文化水乳交融,与会人员畅所欲言。在两个半小时交流中,当好“厦门会晤”东道主,让厦门更好地展示在世界面前——这一共识得到进一步凝聚。虽然交流活动已结束,但如同一滴水掉入河中,激起的涟漪仍在扩散,在思明区,各界人士参与“厦门会晤”的热情不断升温。

  此次活动由思明区文明素质提升行动组主办,思明区委宣传部、思明区委文明办承办,思明区社科联、厦港街道、思明团区委和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联合协办。

  现场>>  献上特色习俗“文化大餐”

  一口茶,一块饼。台下,金砖五国的友人们围桌品茗,在悠悠茶香中静心聆听。台上,留学生代表用中英文交流畅谈,献上了图文并茂的风土人情和特色习俗的“文化大餐”。

  “作为学者,在策划这次活动的过程中,也有了参与感和自豪感。”这次活动的策划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陈经超说道。

  来自台湾的陈经超在大陆已经生活了14年。2010年来到厦门大学工作,对这座城市的感情与日俱增。他说,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就要把家里打扫干净。厦门是一座文明城市,人人都是厦门会晤的主人,只要大家都参与进来,可以更好地激发文明行为的习惯养成,让厦门这座文明城市的氛围更加浓厚。

  “厦门是个开放、包容的城市。我们要让世界各地的朋友感受厦门海洋文化的动与静,感受厦门的温暖与热情。”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副书记孙佳说,每个人都是传播中国文化的因子,她将带动更多的青年一起成为传播因子,用青春的律动展示中国青年的形象。

  解读>>  一个词讲述如何做好东道主

  如果用一个词来表达对厦门会晤的看法,你会说什么?此次活动还吸引了中国学生、社区居民、妇女代表、机关干部代表、媒体代表等群体参加,大家结合自身实际,纷纷畅谈了如何用行动当好厦门会晤东道主。

  “保障”——这是机关干部代表组的心声。在他们看来,要迎接外国友人的到来,必须做好安全、交通等方面的保障。每个部门都要做好各自职责,比如园林部门要让厦门变得更美丽。

  妇女代表们用“家”说出了对待外国友人的热情,“我们要把家打扫干净,要有礼貌,让更多的家庭参与进来,共同营造一个温暖热情的环境招待客人。”

  在社区居民代表看来,厦门会晤代表着“契机”,“这是厦门自我提升的契机,也是打造旅游品牌,推动旅游业发展,展示厦门的契机。我们要做好宣传者和践行者。”

  青年代表同样认为是“契机”,这是厦门展示城市建设、文明素质和闽南传统文化的有利契机,同时也是“金砖”国家共享共赢的契机。

  “机遇”——媒体代表们认为厦门会晤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要用厦门人的热情为世界各地的宾朋服务,提升志愿服务水平。

  [花絮]

  中国茶道+印度瑜伽

  展现文化融合之美

  轻柔悠扬的音乐响起,中国姑娘娴熟而又温婉地表演茶艺,印度留学生Gaurav展示高难度瑜伽动作。现场即兴表演的这一“中国茶道+印度瑜伽”的组合,让现场观众赞叹,“完美地展示两国文化的异曲同工之妙。”

  以茶待客,感谢之情溶于茶中。在茶艺表演的奉茶环节,留学生们尝了一回鲜,亲手体验了中国的奉茶礼仪。接过中国姑娘端上来的茶,留学生们闻着茶香,细细品味,喜笑颜开地说,“我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

  [声音]

  巴西留学生,厦门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Lucas Sudbrack:

  希望长久地生活在厦门

  热情的桑巴舞、载歌载舞的狂欢节、巴西足球……巴西小伙子Lucas(中文音译“卢卡斯”)一身巴西传统服饰亮相。

  今年28岁的卢卡斯曾在巴西的孔子学院学习汉语,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兴趣。去年9月,他来到中国,就读厦大国际关系专业。

  游览过福建土楼,还开过拖拉机,中国的一切都让卢卡斯着迷。他兴奋地说,“在厦门,我遇到了曾在巴西一起读书的朋友,我想这就是交流和友谊。”

  提起在厦门生活的感受,卢卡斯一脸笑容,“厦门是个漂亮、安静的城市,在这里生活很棒,希望能长久地生活在这里。”

  对于即将召开的厦门会晤,他说,“我的专业是国际关系,对于这个会议我非常感兴趣,可以借此更好地了解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对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俄罗斯留学生,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本科生Men Anna:

  希望能当一名翻译

  “你们知道俄罗斯传统谢肉节吗?不要以为这是个吃肉的节日,恰恰相反,这是一个与肉食品告别的节日,而且要连续七天……”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让中俄混血儿孟安娜一下子吸引了全场的关注。

  从小生活在俄罗斯的孟安娜,6岁的时候开始接触汉语。“妈妈不会说汉语,在家里,我们只说俄语。但我对汉语很感兴趣。”

  回俄罗斯的时候,孟安娜发现街头的汉语标识越来越多,有些广告牌直接使用汉语。“在俄罗斯,汉语热正在流行,不少中小学也都开设汉语课程。中俄两国间的交流交往,变得越来越紧密。”孟安娜深有感触。

  对于即将举行的“厦门会晤”,她说,自己对中俄语言都很熟悉,希望能够当一名翻译,为厦门会晤出一份力。

  印度留学生,厦门大学医学院本科生Gaurav:

  以主人翁姿态迎接印度朋友

  Gaurav给自己取了个中文名,叫“巧克力”。身穿印度传统长衫长裤的“巧克力”笑着说,“这类似于中国的中山装。”

  谈到文化,“巧克力”打开了话匣子:印度的排灯节像是中国春节和元宵节的结合,也要置办年货、买新衣服等;印度的奥南节,就像中国的龙舟节,不过我们划的是蛇形船……在他看来,中国和印度的传统文化有着奇妙的交融。说起饮食,“巧克力”已经习惯厦门的饮食了,厦大食堂的炒饭和烤鸡就很合他的胃口。

  “厦门给人温暖的感觉,同学老师都很关心我,让我能很好地适应这里的生活。”21岁的“巧克力”说,待5年医学本科读完后,他计划在厦门的医院实习一年,再回印度当医生。

  即将迎来“厦门会晤”,“巧克力”说,“通过这次活动,我更加了解金砖会议的含义和意义。”他真诚地说道,将尽自己的一份力,以主人翁的姿态,迎接参加“厦门会晤”的印度朋友。

  南非留学生,厦门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Xolani:

  愿意做好纽带帮助南非朋友

  说到南非,你们会想到什么?没错,就是“黄金”。Xolani(中文音译:奥兰林)首先让大家一睹了“黄金之城”的风采。“中国已经成为南非最大的贸易国。”在介绍了南非的经济发展和风土人情后,奥兰林表达了对于两国关系进一步发展的期待。

  在中国,奥兰林只去过北京,后来来厦门求学。在厦门学习的经历,让他感受到厦门人的热情,也认识了很多朋友。“厦门和我的家乡很像,也是旅游业发展很好的城市,都有着‘彩虹’般的热情与包容。厦门会热情地吸纳南非的学生来求学。”

  作为在厦门生活的一分子,奥兰林对于“厦门会晤”的举办充满期待,他这样说道,“我很乐意成为帮助南非朋友了解中国的纽带。”

(本文转载自海峡导报、新浪厦门,图片转载自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可在微信公众号对话框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有奖

  现在您可通过【259350@qq.com】向小编投稿,分享您的游记或感触,一经采用,我们将为您送上文艺大礼包一份。 

责任编辑:小青

  • 最新资讯
  • 招聘义工
  • 二手专栏
  • 民宿转让
  • 民宿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