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时针,走到了2018年9月。距离那个七彩虹桥飞架的清晨,已经过去了整整一年。
2017年9月3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东海之滨厦门举办,开启了第二个“金色十年”的航程。作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创新发展的热土,厦门备受瞩目。在那场高规格的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海内外嘉宾推介厦门,称“厦门的发展就是中国改革开放所走过历程的一个缩影”,并深情点赞厦门是“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对厦门的发展寄予厚望。
习近平总书记对厦门的深情褒奖和殷切期望,给予这座城市前行的方向和勇往直前的动力。
如何把握厦门会晤带来的机遇,实现发展的整体提升?面对这一重大命题,厦门积极以行动作答。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多次强调: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把筹备和服务保障厦门会晤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形成的优良作风和积累的宝贵经验,转化为进一步做好各项工作的优势,持续放大金砖效应,全面提升各领域工作水平,努力推动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这一年来,厦门比任何时候都走得更快,更好,更有自信。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和福建省委、省政府决策要求,站在更高起点谋划特区发展新优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形成更高层次的改革开放新格局。
一场国际盛会,提升一座城市。
这一年海风海浪依旧,厦门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奋勇争先的身影却越发动人。
敢于争先,敢于攻坚,敢于创新。
厦门正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经济特区,向“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目标加速前行,勇毅笃行在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大路上。
敢于争先
构筑特区发展新优势
日前,国家发改委公布我国首个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建立后的首次评价结果,厦门营商环境排名全国第二。此次国家发改委推出的评价体系,在世行基础上结合了中国特色,更具指导意义。对厦门获得的名次,厦门大学中国营商环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许志端教授连连称叹:这是一个可喜的成绩!不容易!
营商环境被视为城市发展极为重要的软实力,哪里营商环境更优,人才、资金、项目就往哪里流动。
今年6月19日,新三板企业神州优车和中国咖啡知名品牌瑞幸咖啡两家企业,把企业总部落到厦门。“厦门既有舒适的人居环境,又有优越的营商环境。”神州优车董事长兼CEO、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一语道破了选择厦门的原因。
历史赋予厦门闪耀的金砖机遇,厦门没有沉醉在光环中,而是及时把握机遇,转化成发展的优势,优化营商软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加快构建改革试验新高地和开放发展新格局。
这一年来,我市“放管服”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截至目前,2016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网上预审、网上办理,占全部审批服务事项的97.8%,其中264项实现全流程网上审批,362项实现全城通办,让“数据跑路”取代“群众跑腿”;我市首创“五个一”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这一体系被国务院认可并作为标准在全国推广。
担当特区新使命,展现特区新作为。
这一年来,市委、市政府把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自主探索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把实施国家战略和发挥沿海近台优势紧密结合起来,坚持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福建、厦门的一系列先行先试改革任务,做深做精自贸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等平台载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一项项重大改革逐步展开。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五连冠”,持续打造文明创建新标杆。率先推动解决台企、台胞在大陆获得同等待遇。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出亮点、出特色,经济特区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进一步凸显,市民群众和企业也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东渡海关业务大厅,厦门港翔物流的报关员林启新正在办理出口货物的改单手续。此时,他们公司的货物已经装船出发了。能够如此快速通关,得益于厦门海关推出的“先放行,后改单”的创新举措。如果按照原来的通关流程,出口货物报关单出错,必须等到报关单修改后,才能对货物放行,这样,整个流程处理起来,大约需要三天时间,就会错过预定的船期。而“先放行,后改单”,能够让合法经营的企业,快速解决轻微的申报错误,降低制度成本。
今年5月,“先放行、后改单”作业模式在全国复制推广。
挂牌仅三年的厦门自贸片区,已经累计推出343项创新举措,有52项属于全国首创,在贸易、通关、税务、事中事后监管等众多领域率先改革探索,建立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新体制,为全省全国创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发挥后金砖效应,构建开放新格局。
“唯有开放才能进步,唯有包容才能让进步持久。”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关乎全球经济治理,对于厦门,尤为贴切。唯有以包容心态、开放胸怀、国际视野,加快探索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路径,厦门才能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这一年来,厦门乘势而上,搭架起连接国际市场更便利的通道,为“引进来”“走出去”注入了新的活力。
东渡邮轮母港,每周一和周五,丽星“双子星”号邮轮如约而至。正在全面升级的厦门国际邮轮母港,现已成为全国四大邮轮母港之一。今年年底前,将具备接待世界最大22万吨级邮轮以及同时接待三到四艘中大型邮轮的硬件能力,大大推动邮轮旅游产业发展。
厦门自贸片区,一列纵贯亚欧大陆的中欧(厦门)班列正在开行,它将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前往欧洲东大门波兰罗兹。自首条中欧(厦门)班列开通以来,海、铁两张物流网络携手发力,先后拓展出厦门到德国汉堡、俄罗斯莫斯科、中亚五国等多条班列线路,进一步凸显厦门“一带一路”陆海枢纽城市的优势地位。
厦门国际机场,一架厦航飞机加速滑行,一飞冲天,目的地是墨尔本。作为国务院明确的全国十二个最高等级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厦门加快建设通达全球的国际交通网络,将航空网络拓展至欧洲,并实现了对大洋洲、北美洲的覆盖。
利用金砖效应,厦门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大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及金砖国家的互联互通,促进双向贸易强劲增长,海洋合作继续拓展,人文交流的纽带更加紧密连接,对外开放进入了崭新阶段,吸引了产业、人才资源的不断流入。
敢于攻坚
破解城市发展新难题
立于潮头,方知浪高风急;登临高峰,才见前路艰辛。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被视为标杆、寄予厚望的厦门在发展中同样面临着许多困难挑战。
但“改革关头勇者胜”。面对那些躲不开、绕不过的险滩,搁置久、难啃动的“硬骨头”,风险大、任务急的难关,厦门以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无私无畏的使命担当,迎难而上,抢滩攻关,持续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突破。
城市空间小,城乡发展不平衡曾掣肘着厦门的发展。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厦门调研时,为厦门提出了“四个结合”的“跨岛发展”战略,铺展开恢宏的发展新格局。
这一年来,遵循习近平同志当年擘画的战略宏图,厦门加快跨岛发展的步伐,进一步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难题:海沧新城更加成熟,集美新城蓄势崛起,环东海域新城、马銮湾新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断完善;地铁线网快速推进,1号线开通试运行,翔安新机场、海沧新港区、城市快速路系统建设快马加鞭……当年图纸上的景致,正逐步演变成现实。
随着时间的流淌,城市的容颜会逐渐老化,改造城市规划结构,改善城市环境是城市文明进程的必然趋势。但城市的代谢应当像新老细胞更新一样,是一种“有机”的更新,而不是大拆大建的生硬替换。
这一年来,厦门愈加爱惜那些建筑遗存,视其为历史的馈赠,而非累赘;更注重提升城市品质而非体量,重视“大”也不忽略“小”,既重塑城市天际线,也花力气去激活那些小小的社区和街道。
正是秉持了这样的发展理念,第二轮城市提升改造,作为厦门会晤筹备期间第一轮城市提升改造的续篇,呈现出更胜前作的效果,获得了市民更多的赞誉和支持。
改造修复老旧道路,提升园林绿化景观,实施“多杆合一”“多箱合一”设施规整,更新老旧供水、燃气、电力管网,整治共享单车乱象,处理僵尸车,打击违法建设,提升背街小巷保洁水平……边建边管,边管边建,管建并重,不断提高推动城市管理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城市的“品质之美”。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把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样的情感才不会因岁月尘封而失色;只有以群众遇到的问题为工作导向,不断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创造出的成绩才不会因时代变迁而黯然。
“厦门将陆续启动两个批次保障性商品房的轮候配售工作,共计推出9500套房源供申请家庭选择。”几天前,一则保障性商品房配售的重磅消息通过厦门日报微信公众号发布后,阅读量很快就达到了“10万+”。这是厦门重启保障性商品房以来,配售力度最大、数量最多的一次。所有房源都是交通便利、配套完善的“地铁社区房”。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与分配,圆住房困难家庭“安居梦”,通过高位嫁接逐步破解优质医疗资源缺乏的问题,推动学校与新城、幼儿园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推进就业领域精准帮扶……这一年,这座城市不断释放的民生红利,大大增强了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海风骀荡,浪潮奔涌。攻坚克难,奋心竞逐。
在“深水区”的改革与以往迥乎不同,尤其是一些事关发展大局、事关利益调整的事项,若力道不够、狠劲不足,“老大难”问题就会树倒根存、死而不僵,其复杂性、艰巨性、反复性往往超乎预料。
为了守护“高颜值”,坚定地走好发展与美丽共赢的高质量发展新路,过去的一年,厦门不断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创新构建起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大环保”工作格局。严格的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制度,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看好各自的“责任田”,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呵护蓝天碧水净土,让“清新的蓝”“怡人的绿”成为厦门恒久的骄傲。
全面消除城市黑臭水体,全省生态环保目标责任考核排名第一,在全国率先实行环评审批告知承诺制,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
生态文明理念,在厦门这座城市,在其街巷,在其建筑,在其产业,在其绿化,在其废弃物处理,在其有机城市肌理中都清晰可辨。
敢于创新
践行经济发展新理念
“火红繁茂的凤凰木、一飞冲天的白鹭鸟,都是这座城市开拓进取、敢拼会赢精神的象征。”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精神正成为厦门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
这一年来,厦门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敢于创新,干在实处,努力描绘“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图景。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打造高素质人力人才资源集聚高地。厦门的鼓点密集,亮点频现。
新成果在汇聚——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仅让新兴产业健步前行,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也推动“厦门智造”走向世界。
近期,美国知名权威市场咨询机构沙利文公司发布市场报告称,厦企亿联网络去年在全球范围内SIP桌面话机总出货量超过290万台,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亿联网络有关人员揭开业绩不断攀升的奥秘:“亿联是一个技术型导向的公司,始终坚持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去年底,亿联投入千万级资金自建的国际一流专业实验室建成投用,对产品的研发能起到明显的提升作用。”
类似这样的科技创新带来的喜悦,萦绕着过去的这一年。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市规上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540.99亿元,占规上工业的68.8%,增长10.3%;全社会R&D(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3.27%,创历史新高。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正加快形成。与此同时,厦门制造业加速高端化,在促进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方面获得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和奖励,成为连续两年获得通报表扬的4座城市之一。
这一年来,厦门努力打造以软件园为代表的自主创新源头和原始创新策源地,从自贸片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到工业园区、“双创”平台,联接政府、企业、高校、科研、创客等资源,为企业创新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提供良好环境。如今,我市产业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形成光电、软件、生物与新医药、电力电器、钨材料、视听通信等六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平板显示、旅游会展、金融服务、软件信息、航运物流5条产业链群产值(收入)均突破千亿元。
创新的推进,也给厦门市民带来了生活之变。在厦门,您可乘坐中国首款商用级无人驾驶车“阿波龙”——由厦门金龙客车联合百度打造的“阿波龙”即将在厦门软件园三期投用;轻触手机,您就可以实现就诊预约挂号、出入境办事服务、居住证办理与签注、交通违法查询与处理、食品药品安全追溯查询、公共信用信息查询等便民服务。不同体制、不同类别的医疗卫生机构间的信息系统已实现互联互通,市民电子健康档案通行各个医疗机构,仅这一项,每年就为患者节省费用超过2000万元。
新动能在积蓄——瞄准前沿产业打造竞争新优势,推动重要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为创新发展积蓄新动能。
厦门的创新“强磁场”吸引“高大上”的重点项目加快落子布局:国内人工智能“独角兽”企业云知声在厦门设立全资子公司云知芯,打造厦门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建成后将达到1亿亿次/秒的浮点运算能力,即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世界三大液晶基板玻璃制造厂商之一的电气硝子二期项目,于今年1月投产,5月全面生产,月产能可达260万平方米;全球第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台湾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星宸IC产业园项目近日落户厦门,专注于消费电子、安防、物联网和多媒体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研发……
当前,厦门正在大力推进“双千亿”工作,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和赶超目标。厦门将重点打造12条千亿产业链群,力争到2020年其中10条产业链群达到千亿规模,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将重点实施10个千亿投资工程,形成一批支撑城市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
敢于创新,永无止境。这是厦门的决心,厦门的态度,厦门的行动。
改革启新程,风起再扬帆。
厦门会晤一周年,厦门再出发。
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新节点,作为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厦门经济特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更好发挥后金砖效应,奋楫争先,破浪前行,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早日实现!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